918博天堂

欢迎访问918博天堂-博天堂娱乐!

高血压要做好科学管理

2025-07-28 13:22:00    |    来源  :  中国医药报   |    
访问量|    
打印    |    字号 : [ ]    |    分享
0

高血压要做好科学管理

  高血压的管理不仅仅是“吃降压药”这么简单,而是一项涉及多学科、多环节的综合性工作。当前,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是“个体化、综合化、长期化”。

  一般来说,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基础治疗方法,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压前期患者。第一,要减少食盐摄入。建议饮食低盐化,优先选择低钠盐,尽量少吃咸菜、酱油、香肠等高盐类食品。第二,要优化饮食习惯。增加高钾、高钙、高镁食物的摄入,比如香蕉、蔬菜、豆类、坚果等,尽量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。可以食用优质橄榄油维护血管健康。第三,要控制体重。研究数据显示,当体重减轻1kg时,收缩压会降低约1mmHg。尤其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而言,借助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降低体重,对血压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。每周保证不低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,比如散步、游泳、骑车等,除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,还能增强血管弹力,提高心肺功能。第四,要进行心理健康调节。长时间的紧张会对血压产生影响,通过冥想、瑜伽等方式可以放松情绪,有效释放压力。第五,戒烟限酒。烟、酒会伤害血管、升高血压,如果能够戒烟限酒,将有利于全面调控和综合治疗高血压。

  对于非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,或起始血压较高(如≥160/100mmHg)的患者,均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。当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(氨氯地平等)、ACEI或者ARB类药物(贝那普利、缬沙坦等)、利尿剂(氢氯噻嗪等)、β受体阻断剂(美托洛尔等)。以上药物还可两至三种组成复方制剂,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、合并其他疾病、不同靶器官受损程度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。总之,患者应长期规律服药,不得随意停药或私自换药,避免血压波动。

  高血压是可终身伴有的慢性疾病,患者需定期去医院门诊随访,做好血压监测以及肾功能、心电图、眼底等检查,及时发现靶器官病变。对已存在的高血压心脏病、高血压肾损害、高血压脑病等,应由专科医生给予综合治疗。

 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助力高血压的管理。比如可借助智能血压计、健康管理APP、远程随访平台等,实时上传患者资料、进行线上医患互动、监督患者行为等,实现科学有效管理高血压。只有增强患者健康意识、做好筛检、科学管理,才能够真正做好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疾病控制。

友情链接: